瓦列茲(Edgard Varèse, 1883-1965,法裔美籍

200px-Edgard_Varese  

        18831222日出生於法國巴黎,法裔美籍的作曲家,在青少年時期即展現了對音樂的高度興趣,他曾經在柏林組織一個交響合唱團,也為了新音樂的展出,在紐約創立「新交響樂團」,盡管他的壽命並不長,但是他對音樂的堅持從不退縮,到了晚年,深獲是人崇敬。

 

        瓦列茲是二十世紀音樂的革新者,早在年輕的時候便對盧梭尼(L. Russolo, 1883-1947)所提出的「未來主義宣言」以及布梭尼(F. Busoni, 1866-1924)倡導的「讓音樂從傳統樂器中的限制解放」理念感到興趣。他十分熱中實驗新的音響效果,在電子樂器尚未出現時,已預見電子樂的到來。作品中常常是善用各種聲音資源,幾乎是可以發出聲音的物件都成為了瓦列茲的樂器。

 

        中世紀與文藝復興時期的音樂在瓦列茲的成長歲月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及身受史特拉汶斯基(I. Stravinsky, 1882-1971)、史克里亞賓(A. Scriabin, 1872-1915)、薩替(E. Saite, 1866-1925)、德布西(C. Debussy, 1862-1918)、白遼士(H. Berlioz, 1803-1869)、理查史特拉汶斯基(R. Strauss, 1864-1949)的影響。

        瓦列茲最著名的學生是中國作曲家周文中(1923-),他是瓦列茲晚年最親密的學生,也是這位具有前瞻性作曲家音樂遺產的管理者。其他學生包含杜魯洛薩夫斯基(L. Dlugoszewski, 1930-2000)、坦尼(J. Tennet, 1934-2006)、史帝爾(W. G. Still, 1895-1978)以及若利維(A. Jolivet, 1905-1974)。

 varese  

瓦列茲的作曲手法與理念

ü   配器方面強調銅管、木管與擊樂樂器,避免使用弦樂器,認為會聯想到十九世紀音樂的表現手法,並影響擊樂的音色。

ü   新的音樂需要新樂器與新聲音,瓦列茲與工程師和作想開發新的電子樂器,二次戰後電子音樂興起,瓦列茲也投入電子音樂的寫作。

 

重要作品

《美國》(Ameriques, 1918-1921

瓦列茲於1915年搬到美國後的第一個作品,象徵新的開始。這首樂曲給大型的管弦樂團並伴隨著大型的擊樂團,如此的組合並無先例,瓦列茲發現擊樂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使用「非西方傳統交響」方式,將擊樂獨立成一個群組,發展不同的音色,又將沒有因高的擊樂樂器組,從擊樂器中歸類為更小的群組,將此個別給予空間或與樂團其他聲部相對比。

《電離》(Ionisations, 1930-1931

為十三位擊樂家所創作之作品,純為擊樂團的作品也是當時的首創先例,藉由製造出噪音般的敲擊音響與千變萬化的音高、音色和節奏的對比,來呼應二十世紀的音樂新美學觀。

《密度21.5》(Density 21.5, 1936

長笛獨奏的作品,在長笛獨奏作品中是相當重要的一首曲子,其中使用到的特殊技巧-打鍵音更是創舉,在當時影響廣大回響並影響後是音樂家。

《沙漠》(Deserts, 1954

晚期的電子音樂作品,創作於1954年,結合新、舊創作的作品,寫給木管、打擊樂器與磁帶。

《電子音詩》(Le Poeme Electronique, 1958

此曲是由1958年在布魯塞爾舉行的萬國博覽會所贊助,被認為是瓦列茲電子音樂的傑作之一,他結合女高音獨唱、器樂演奏和現場播放磁帶音樂的方式,製造出與傳統古典樂截然不同的新音樂形式,作品完成於荷蘭的飛利浦實驗室。

 123  

此作品的首演在此,由柯比意Le Corbusier所設計的棟建築物Philips Pavilio,現場藉由425個揚聲器同時播放音樂,並且同時配合由建築師親自挑選的影響、圖示展示,促成了歷史上第一次的多媒體展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anny's音樂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