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尚未研究久石讓的音樂時,只是單純的喜歡、覺得音樂撫慰人心、跟影像結合的很完美,但這些觸動人心的音符背後,隱藏的究竟是什麼?
我想,對於音樂的理解與透析,每個人各有各的觀點,不論是從生平、作曲家經歷、歷年作品風格探究或者某首樂曲的樂曲分析,都能有所收穫。
在此分享我研究久石讓音樂參考的書籍,希望對大家有些小幫助囉~
《感動,如此創造:日本電影配樂大師久石讓的音樂夢》
學生時期一直認為音樂家的生平背景很無趣,說來說去就是幾年出生、紅了、
幾年結婚了、幾年寫了什麼然後幾年入土,最後作品風格到底分了幾期...等,一曾不變,
唯一比較有趣大概就是他們結了幾次婚、跟誰在一起...等八卦。
年紀漸長後,才發現原來作曲家的背景才是最真實反映他音樂風格的由來,每個環節都影響著作曲家之後的發展,音樂的樣貌來自於他的成長過程,更重要的是從他受到影響的音樂或者老師的音樂,再回推他的音樂風格,你得到的會是更多、更扎實的驚喜與收穫。
《Joe Hisaishi - Melodyphony》
耳朵對於學習配樂是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但光有耳朵卻沒有樂譜是件很痛苦的事情,因為有許多細節還是需要透過樂譜呈現,
《Joe Hisaishi - Melodyphony》有CD和樂譜,對於喜愛久石讓的你,絕對是不容錯過的珍藏品。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