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興和亂彈,往往僅是一線之隔。
─ 別讓「沒靈感」成為無法即興的藉口
即興的風氣,在兒童音樂教學上逐漸被受到重視,
不但讓老師多了一個方式介紹音樂給孩子,也讓家長有更多機會在家看到孩子陶醉在自己的音樂世界中快樂的光景。
「即興」是一種不須看譜、就可隨心所欲的用音樂呈現出心中想法的演奏方式。
學會即興,你才是真正的掌握音樂語言,能夠用音樂說話。
即興的內容呈現的是你平時累積的音樂技巧、語彙和感受 (我都跟孩子說是小叮噹的音樂百寶袋),
你所學過的所有音樂元素都能構成你即興的內容,等於是活用你所學
一開始的即興練習,通常是在有限素材下進行的,這對於初學的孩子尤其重要。
從單音→兩音→四音,甚至到音階即興,在教學過程中,都會給孩子一個「主題」,
讓他在「有限」的素材下進行「無限」的組合與發揮。
以下分享兩個對於初學的孩子,非常實用的「即興方式」:
1. 四音以下的即興
可以選用正在認識的音。對於初學的孩子,學習每個音,需要認識音名、唱名,還需要清楚每顆音在樂譜上的位置。
除了各種用寫的、用唱的、用畫的、用彈的等等教材,若還能透過即興,孩子會更深刻的記得這些音。
記得不要太多,四個音以下就好。每次可以用舊的音+新的音,一次又一次,孩子對音的熟悉度會更穩定。
2.套上節奏與故事,讓孩子用正在學的樂曲,搭上不同的音樂元素去表達
即興的主題可以很廣泛,從天氣、心情、故事…等等,生活中到處是即興的素材。
我們可以什麼都不設限的即興,但對於正在學習中的孩子,什麼都不設限的即興與亂彈就會差距無幾,
甚至因為沒有適當的引導,就容易淪為「亂彈」。
有料的即興和無料的亂彈僅在一線之隔,因此在課堂中,我認為老師有必要引導孩子,進行「有料」的即興,也希望大家在享受即興的樂趣時,也能多多充實自己的音樂資料庫喔~
p.s. 要引導孩子即興,老師也是需要大量練琴來增加自己的伴奏資料庫的
! 學生對於伴奏的敏感度與要求甚高,遠遠超乎我們的想像 (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