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諸多教學煩惱中,「對任何曲子都沒感覺」應該可以列為音樂老師的前三大煩惱。
雖然用盡各種方法、試過各種教材,孩子偶爾給你一點熱情的反應,
但那種熱度,像是小火苗一樣,稍縱即逝。但有一點是截至目前為止,
可讓微弱的小火苗燃燒久一點的方法,那就是抓住孩子的「點播排行榜」。
「熟悉感容易引起共鳴」
孩子聽到自己曾經聽過然後愛上的曲子,都會特別有共鳴。
雖然說要抓到他的喜好,會需要一點時間來探索,但從經典曲目下手應該是成功率會大幅提升。
定定是個聰明且音樂性很好的孩子,但穩定性仍在持續努力中。
每次上課我都需要想方設法來讓他產生興趣,進而主動自己想彈琴。
在一次交談中,他媽媽告訴我他熱愛德佛札克的〈念故鄉〉,也正巧他彈的課本中有這首,
因此我就讓他嘗試了這首作品(並且在內心對自己信心喊話,一定要用這首抓住他的心!)
果真,結果令我瞠目結舌~
透過念故鄉,我們延伸了幾項活動:
1. 音樂欣賞:除了德佛札克與作品本身的小故事之外,也讓他欣賞各種不同版本的音樂與影音
2. 介紹「英國管」的相關樂器知識,並且藉由電鋼琴,透過Midi,輸出英國管的聲音→因為這樣,對於旋律的歌唱性,立刻大幅提升!
3. 獨奏與伴奏相互搭配,模擬管弦樂團的聲響。老師利用電鋼琴音色切換,模擬樂團,幫忙伴奏;孩子則利用鋼琴擔任主旋律的角色。
4. 根據第三點,延伸指揮的介紹與實地練習,當然不是真的要學習指揮,但透過指揮拍子的動作,可以穩定拍子的律動,並且認識國際知名指揮家,增加對於音樂時事的廣度。
許多教材中都會納入一些經典名曲,在〈Classical Favourites〉中,會將經典曲目的來源與作曲家寫上,
有助於老師在彈琴之於的活動延伸參考。
另外內頁的排版也非常適合心智年齡比較成熟的小朋友呦(成熟的小孩都會覺得音符很大很幼稚>//<)
以上教材與教學方式推薦給大家囉~
bY Jessie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