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學生時代,我們總是被動式的知道「和聲」很重要,但到底為什麼真的很重要,
又要怎麼樣使用這些重要的東西?...背了很多和聲進行、帶著一堆似懂非懂的和聲知識畢了業。
直到開始當老師,開始接受到學生的拷問,才認真地徹底思考….。
被奉為圭臬的各種和聲進行與嚴格到不知道在嚴格什麼的四部和聲寫作規則,
這些對學生來說猶如天方夜譚,若非因為一個四部同向會扣很多分,他們也懶得去注意。
其實,這些規則與進行都是有由來的(今天在這邊就不多談了)
除了讓學生知道這些歷史淵源、更要讓他們開始學會用這些「艱澀難懂」的外星文。
透過即興,學生開始從簡單的四個和聲體會到和聲的用法
(他們終於恍然大悟…原來流行音樂的和聲就是這麼簡單來著)
只有這樣嗎?當然不!
拜科技所賜,我們開始在課堂上運用Mixcraft (全能音雄),
藉由和聲Loops的幫助,讓學生在既定的和聲上錄製旋律…然後..一層一層堆疊….於是
和聲課變成了星際大戰配樂課
'
請每個學生根據八小節的和聲進行,創作出不同的「角色」
伴奏、主旋律、次旋律或者節奏和聲之類的...
從這裡,他們可以了解到音樂的架構、和弦的構造、如何從和弦出發變成旋律,
以及各種對位與節奏的搭配。
其實是有些困難的,但在先前的課程有略為讓他們體驗「即興」
所以學生不至於太害怕
加上套入「角色」這概念,他們就更樂在其中了。
當然,打完仗我們還是要乖乖回來寫和聲,畢竟扎實的基礎還是很重要的,
而且考試還是要考,不過,我想大家為了能快點再次進入戰場,我應該不用再三催四請了吧!
學生的淺力都很驚人的!
課堂上最常出現的對話就是→
生:「老師,我不會拉~我不知道要彈什麼」
師:「你就試試看啦~,不會又不會當掉你」
然後….五分鐘過後….
師:「很好喔!可以繼續把它完成~現在換下一個同學囉」
生:「等一下啦!我覺得這裡還要再補充一點………不要趕我啦~」
(你不是說你不會嗎==)
廢話不多說,讓我們來聽聽他們的成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