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ldPiano  

每個孩子的情況都不大一樣

七年前參加孩子小學一年級的家長會,也是唯一的一次。大概因為同樣是教職,導師事前請託,要是場子太冷,幫忙提一下教養經驗。小一生的問題多半出在習慣的養成,於是我就在一些氣呼呼的家長之中提到孩子可能會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挑起學習的興致。大概真的是拋磚引玉吧,另一位家長開口了,「雖然孩子的表現不錯,但是只有一個小孩,也不能視為普遍的教養模式。」此話令我為之汗顏,直到現在仍時時提醒著:每個孩子的情況都不大一樣,切忌自以為是。

這位家長有兩個就讀音樂班的千金,其他學科成績也相當優異,一直很讚歎他們支持孩子的音樂活動,只要有演奏,總是可以看到全家出動,爸爸張羅攝影器材,媽媽忙進忙出,還照顧其他的孩子。這些事,我都沒做過。

孩子是早產兒,小時體弱多病,除了肺炎住院,還因為中耳炎開刀。六歲時聽到擔任音樂老師的鄰居家中不時傳出琴音,串門子時又聽到厝邊姊姊、哥哥能輕鬆彈奏歌曲,不勝羨慕,央求了半年,確定她要學琴的意願,於是大費周章地運來學姐家的鋼琴,開始黑白人生。剛開始完全不需催促,可以持續半個小時不停練琴。但是,對一個坐在琴椅上腳踏不到地,五指張開只能「碰」到六個琴鍵的小孩來說,練琴真是很費力的事,漸漸地她開始怠惰了,雖然坐在鋼琴前就會彈二十分鐘以上,但越好聽的曲子越難,不練是不行的。看到她似乎漸漸失去興趣,於是對她說:「不用學,好不好?」「省下來的時間學別的,好不好?」

正在此時,學生到家裡吃飯聊天,有一位看見鋼琴,坐下就彈了孩子正在練的布拉姆斯,另一個看到了,也露了首莫札特。等學生回宿舍後,九歲的她對我說:「原本我以為會樂器是很厲害的事,現在我才知道這是基本能力。」那次的有感而發似乎讓事情有了轉機,鋼琴就此學到現在,而且很少逼她練琴。

 

人生不是避開艱難的過程,就能平穩地過下去

報考國中音樂班是我的主意,原因是:學了這麼久的琴,怎麼知道程度到哪裡?就算沒考上,也算完成了一個艱鉅的任務。她的好勝心配合了媽媽的期望,但是老師反對,認為音樂班並不能讓孩子體會聲音的樂趣,反而可能會抹殺學音樂的快樂。雖然知道她是對的,但避開艱難的過程,平穩地過下去,並不是人生的必然。為了減少老師的負擔,以及培養至少能夠考試的資格,於是另尋教授樂理、鋼琴的老師。

在個人興趣和徵詢音樂友人的意見後,就讀小學三年級時,孩子開始學長笛;待長笛老師得知準備考音樂班後,她建議直接向教音樂班的老師學笛。領著十一歲的孩子去拜師,之前不良的吹奏方式勢必成為一大障礙:沒有老師願意收一個基礎不好的學生,心裡其實有些不安。老師果然立刻找到錯誤,而這個小孩居然也可以當場改正,於是收入門下。第二樂器的老師找到了,心中的大石並未放下。女兒和原先的老師商量,繼續在學校學笛,老師依教授音樂班而不是社團活動的方式指導。有了固定在校練習的時間,既不會排擠回家後的安排,也有餘裕從事其他活動,學習效果更是超乎預期。

換了鋼琴和樂理老師,家裡的氣氛很不一樣,孩子像是找到了聲音的開關,也找到自己的目標;她為自己訂了功課表,早上5:20起床練琴半小時,放學回家再練琴一到兩小時,一週七天,冬天也一樣。原本不怕冷的她有一天要求買暖暖包,因為冬天早起手指太冰,練琴、練長笛都是障礙。這時才知道,原來樂器、機器和人一樣,都需要warm up。或許是發覺自己的進步,原本怯懦退縮的個性出現了小小的變化,自信的眼神出現了,有時連把拔都禁不住佩服起來,尤其是冬天11、12度還得早起的清晨。

 

打擊孩子的信心最快的方式,就是家人的否定

音樂班考前兩週,長笛老師說:「現在該會的都沒什麼問題,只要臨場不要緊張就好了。」當時覺得老師好善良,怎麼可能這麼快就沒問題?可是我沒說出口,打擊孩子的信心最快的方式,就是家人的否定。

因為聽力的問題,沒考上音樂班本並不意外。孩子的表姑也是鋼琴老師,知道後非常高興,諄諄提醒學音樂的路不是斷在這個時候,而是從此開始。考試前,孩子已經和老師約定好,以後還會繼續學琴、學笛。放榜後雖然有些失落,但看到成績後反而更有自信。身為家長當然既心疼又驕傲,這段日子一起成長,也學了不少。回頭想想,倒是沒有煎熬的感覺,大概是因為她的課業可以自行解決,從未參加課業輔導或在外補習,體能活動(從游泳到跆拳道、籃球,目前熱衷網球)一次也沒少,學過素描,而且也畫得不差。為了音樂班入學考試,養成了擬定計畫的習慣;每當學習段落即將展開,日課表就完成了。和之前一樣,每天照表操課,不缺休閒時間,但讀書時絕對全心投入,心無旁鶩。

 

除非是難得的成果,否則沒必要誇獎

上了國二,有一次放學回家,她忿忿不平地說:「○○○說我怎麼可能考到全校前幾名,為什麼不可能?我很認真啊!」這個時候,當老師的經驗真的很好用,「大概是因為你的視力還維持在兩眼都是1.5的緣故吧!」要說這孩子有什麼特別之處,應該就是她對於學習這件事是全方位的吸收,若是教者認真用心,她也會報以真誠的專注,若嘻笑遊戲,她絕對嗤之以鼻。在她兩歲時,有一回和朋友的小孩一起看病,醫生為了討小娃兒的喜歡,在聽診器上別了一隻無尾熊公仔,孩子們專注著看公仔,就忘了看病時的焦慮。可是這招對我的女兒沒用,當醫生拿起聽診器上的無尾熊在她面前耍寶時,沒想到這孩子哭了起來,正要更賣力演出時,我制止了接下來的劇碼,對他說:「她比較喜歡專業的態度。」雖然他愣了一下,但也迅速地收起不怎麼可愛的笑臉,正經地開始看病,女兒也立刻不哭了。也因為這件小事,對她承諾過的話絕不含玩笑成分,始終遵守。

另一方面,對孩子的讚美不需要太大方,除非是難得的成果,否則沒必要時不時地誇獎;曾經不只一次提醒:名列前矛是同儕比較下的結果,真正難得的是超越自己。

場景換到不久前,同樣是接她回家,上車後見她神色凝重,一問之下,原來是早上升旗時,趁學生都在操場上,校長要求導師在教室搜學生的書包。這件事因為教官說溜嘴(利用麥克風呼叫:「各班導師可以回來了。」)被女兒發覺情況有異,抽空問導師才揭開真相。當天我在聯絡簿寫到:此事荒謬,竟以校園安全為由將學生當罪犯。過兩天,把拔受到校長「召見」,當面懇談後,於兩週後向全校同學道歉。對於這件事,校長說,全校只有一位同學家長對此事提出抗議,顯然大家對自身的人權遭到侵犯毫無警覺,我們因此對她大大地讚揚一番,因為她能夠將所學和生活結合,遇到不正常的情況能發出聲音,並且提出異議,換句話說,她已經擁有獨立判斷思考的能力。

從孩子身上,我理解了每個孩子的情況都不大一樣、原本為很厲害的事,其實是基本能力、人生不是避開艱難的過程,就能平穩地過下去、打擊孩子的信心最快的方式,就是家人的否定、除非是難得的成果,否則沒必要誇獎,以上五項拉拉雜雜寫了一堆,算是一個中二媽媽的回顧吧!有位同事總是依循著我的孩子學習過程,安排自己孩子的學習環境,直到有一天另一位教授媽媽提醒,不是每個孩子都像我的女兒,她才意識到小孩還是有別種輔導教養的方法。在她轉述這些話給我時,內心真是非常慚愧,因為這些學習完全由孩子自己發動,我這個做媽的只是配合演出罷了。孩子是否優秀,我不會現在就下定論,但很欣慰的是她有一群關心的師長、朋友守護著,還有永遠不會離她而去的音樂,這份幸福感,相信能讓她的人生旅途豐富而多采。

By~中二媽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anny's音樂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