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托克豪森(Karlheinz Stockhausen, 1928-2007, 德)

200px-Stockhausen_March_2004_excerpt  

        1928年出生於德國科隆(Koeln)附近的摩德拉斯(Moedrath),父親是小學教師,母親會彈鋼琴。後來母親因精神問題被監護在療養院,病逝後,史托克豪森被送到克山坦(Xantan)的師資訓練學院寄宿學習。遇到當地音樂家歐沛爾(Jean Opel),學習雙簧管,另外,因為學校規定,而又學了小提琴,並與同學一起玩鋼琴。在管弦樂團擔任第二部雙簧管的位置,在沙龍樂隊彈奏爵士鋼琴,這些經驗累積了史托克豪森扎實的音樂基礎。

        1944年,正值二戰期間,所有學生被徵召服役,父親於1945年在匈牙利邊境去世,因此他成了孤兒,大戰結束後,他在農場工作了一年。1948年進入科隆高等音樂院主修鋼琴,後改學習音樂教育。隨馬坦(Frank Martin, 1890-1974)學習做曲。同時在科隆大學攻讀德國文學、哲學與音樂學。1951年畢業於科隆音樂院,八月參加Darmstadt的國際音音樂夏令營,在此遇到梅香的學生郭依法特(K. Goeyvaerts),並聽到梅湘唱片,《時值與力度》使他深受感動從此決心向梅湘學習。並於同時創作第一首作品「點描音樂」(Punktuellen Musik):《交叉遊戲》(Kreuzspiel)。

        1952年與第一任妻子朵莉絲(A. Doris)結婚,前往巴黎拜師梅湘,專攻樂曲分析及音樂美學。遇見布列茲,並經由他認識巴黎前為作曲家們,如:夏佛(Pierre Schaeffer),並經由夏佛進入具象音樂(Musique Concerte

工作室進行研究工作。1953年進入電子音樂研究中心,獲得一筆博士學位獎學金,得以在波昂大學攻讀語音學及通訊理論。1954年與波昂大學學者耶波特(Werner Meyer-Eppler)創辦《音列》雜誌,不僅討論音列,亦邀請當時崛起的音樂家討論音樂。1956年起,擔任Darmstadt音樂營指導工作,成為主要主持人。

        1958年邀請美國作曲家約翰凱吉(John CageDarmstadt音樂營演講,凱吉的理念因此在科隆掀起熱潮,也因此認識了第二任妻子寶麥斯特

Mary Bauermeister),應邀赴美國進行32場演講音樂會。1963-1970及核心音樂演奏家組成新音樂演奏團體,進行世界巡迴演出。1965年定居柯登,作為其工作基地,直到晚年。

        1970年由德國政府出資,在日本大阪萬國博染會中,由史托克豪森設計其外型,建造大型求刑展示館,上午作其他活動,下午有五小時音樂會演出,曲目為史托克豪森1970年以前的所以作品,活動歷時六個月,總共183天。1972年成立自己的公司,有計畫出版自己的創作品。同時將他們錄製成CD,曾多次獲得德國出版人協會獎。1974年認識蘇珊娜(Stephenes Suzanne),開始並開發管樂器的延伸技巧,創作出傑出的獨奏和重奏曲。1977年開始專心從事作曲以及作品演出工作,並於當年秋天開始創作歌劇《光》,此部歌劇於2003全數完成。

        史托克豪森一生獲獎無數,並於2001年受到瑞典國王頒授「音樂極地獎」,象徵作曲家最高榮譽的獎賞。2007年突然心臟病發,病逝於家中。

教學領域成就:

1965擔任美國費城賓州大學客座教授

1966-1967擔任美國加州大學客座教授

1969擔任科隆音樂學院新音樂研究中心指導教師

1971-1977擔任科隆音樂學院作曲教授

 

 

重要作品

 

No.6 《群體》(Gruppen, 1955-1957

        給三個管弦樂團,總長約24分鐘的作品,首演由他自己、布列茲與曼德那(Manderna)共同指揮,所帶來的衝擊不單單是前所未見的三個管弦樂團同時間的演奏,而是以《群體》成功地整合了「時間」與「演奏」這兩個平行的次元:三個管弦樂團各自在指揮的帶領下演奏著獨立的樂譜,具備獨立的節奏、音色與線條,但卻在同一個空間、同一段時間中平行進行,在三個樂團同時發生的瞬間,觀眾所處的空間與時間不在只是單一的次元,而是呈現清晰可見,立體的層次,也因此「時間的流逝」成為具體的、可聽見的甚至可看見的活動。透過《群體》,史托克豪森將「音樂是時間的藝術」惡個觀念具體化,並訴諸為可執行的演出。

 

No.8 《少年之歌》(Gesang der Jünglinge, 1955-1956

        早期重要的作品之一,以電子的手法修正男童演唱的讚美歌,再將此與電子音響混合,製造成五聲道的電子音樂(而後也有修訂成四聲道的版本)。演出時將數個括生機至於不同地點,製造四環境音響的效果,觀眾從多個方向接受音樂的傳遞。

 

No.10 《方場》(Carré, 1959-1960

        繼《群體》之後,給四組管弦樂團與四組合唱團的作品,把演奏與演唱者部屬在方形的演奏廳四面牆之前,觀眾被圍繞其中。

 

No.22 Hymnen, 1966-1967

        純電子音樂作品,四聲道作品。引用不同國家的讚美詩,並將他們的歌詞和旋律電子化,後來有改編給器樂作品和管絃樂的不同編制版本。

No.33之後的作品,皆由史托克豪森自己出版。

 

No.41 《音樂盒》(Musikim Bauch, 1975

        起源於史托克豪森與女兒相處的小故事,給六位擊樂演奏家,有十二星座月曲任期挑選,兩人一組挑選一首演奏,並配合音樂和設定的情節進行演出。

 

No.47-80 《光》(Licht, 1977-2003

        《光》是史托克豪森一聲中規模最大、創作時間最長的系列作品。由七套歌劇串連而成,每一套代表一個星期中的一天,所以副題亦稱為Die sieben Tage der Woche The Seven Days of the Week)。整套作品以三個角色為主軸,米迦勒(Michael)、路西法(Lucifer)和夏娃(Eve)。由於《光》在的人力、物力、時間與金錢等的花費都非常龐大,直到現在,全套作品仍未曾正式作公演,當中前五套作品則曾作獨立公演,另外有從個別歌劇中選取段落作演出。

《光》的創作次序如下:

?  《星期四》(1978-1980)

?  《星期六》(1981-1983)

?  《星期一》(1984-1988)

?  《星期二》(1988-1991)

?  《星期五》(1991-1994)

?  《星期三》(1992-1998)

?  《星期日》(1998-2003)

 

No.81-101《聲音》(Klang, 2004-2007

        《光》完成之後,史托克豪森蕤即投入另一套系列製作,以一天二十四小時為題的《聲音》。可惜他只完成當中的21首便過世,其中第1-12首為不同的樂器組合而編寫首為不同的樂器組合而編寫;第6-12首則取材自第五首;地13首為純電子音樂;第14-21首則以第十三首當中的素材來編寫,並以地球之書中的宇宙系統名稱來命名。

 

Flautina- for flute, 1989

此作品是由《光》這部歌劇中,夏娃的角色中的12個主要的因而構成主要的主題,再加以改成適合長笛、短笛及中音長笛音域的作品。全曲對於服裝、置放笛子的箭()囊以及聲音配備、燈光皆有嚴格的要求。

 Flautina  

《路西法之夢》(Lucifer’s Dream, 1982

        此鋼琴作品是擷取至歌劇《光》-《星期六》的第一幕。此作品以抽象的形式描寫路西法召喚出瑪業拉(Majella夢的演奏者,來進行鋼琴演奏。以鋼琴的聲部象徵路西法那衝版幻想、變化的夢境。而夢境中,路西法持續照出水、陽光與空氣等,並且四處飛翔,而最後終將死去。因此在演出的時候,演奏者除了戴上特殊的手套,以製造特別柔軟的音色外,還會用身體的各個部位來演奏鋼琴,如:屁股,最有趣的是,在演奏過程中,還會發射水火箭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anny's音樂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