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潘德列斯基(Krzysztof Penderecki, 1933, 波蘭)

 W020121022379987690849  

潘德列斯基,波蘭著名的作曲家兼指揮家。

19331123日出生於波蘭的德比卡(Debica)。父親塔德茲(Tadeusz Penderecki)為一名律師,母親(Zofia Penderecki)則是位虔誠的基督徒,雙親對藝術有著濃厚的興趣,父親甚至會演奏小提琴與鋼琴,且潘德列斯基的祖父一精通於繪畫,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下,使他從小就開始培養出多方面的藝術品味。而他們所居住的城市中,大多由波蘭人及猶太人所組成,因此潘德列斯基從小就經歷了「二次世界大戰」及「共產主義」的壓迫,這也影響了作曲家往後的創作。

 

biography  

一、早期的學習歷程

1946年,潘德列斯基開始於波蘭的語言學校就讀,並且與小提琴家間軍樂隊指揮史達克(Stanislaw Darlak)學習小提琴。畢業後,於1951年前往克拉考,與塔羅柴克(Stanislaw Tawroszewicz)繼續學習小提琴。此時潘德列斯基同時與思科依契夫斯基(Franciszek Skolyzewski)學習音樂理論,而這位老師的影響甚深,也為他奠定了扎實的傳統創作理論,使得潘德列斯基於日後決心放下小提琴,專心走向做曲的道路。1954年,她進入了克拉考的音樂學院(Academy of Music in Krakow),並且開始與波蘭作曲家馬拉夫斯基(Artur Malawski)學習做曲。在1957年馬拉夫斯基過世後,則轉為宇維科威茲(Stanislaw Wiechowicz)學習。

 

二、作曲人生的開始

        1958年畢業後,潘德列斯基得到了母校教職的聘書,並從1958年至1966年於該校教授做曲。在學習做曲的這段時間,1956年共產政權開始慢慢解禁,使得波蘭社會才能住間接觸到西方較為前衛的音樂,對學習做曲的人來說無疑是個相當大的助力。因此在他早期的作品當中可看出許多受到魏本、布列茲、史特拉汶斯基等作曲家的影響。而他開始受到國際注目的關鍵則是於1959年舉辦的「華沙秋季國際當代音樂節」,此音樂節首演了她的《旋舞之歌》(Strophen)、《大衛詩篇》(Psalms of David)、《放射》(Emanations)。同年,她也以此三部作品投稿參與了「第二屆青年做曲大賽」(The Second Composition for Young Composers),並且全數得獎,因而開始受到國際的注意,且名聲逐漸響亮。之後得到了德國出版商莫耶克(Herman Moeck)的贊助,開始為他的作品進行出版(直到1968年,轉往德國出版商蕭特Shott)。在比賽的獎項中,也包括了贊助義大利的旅居兩個月,因此195912月至19602月,潘德列斯基開始了義大利之旅,並於期間完成了作品《折射》(Anaklasis, 1960),同樣獲得觀眾的讚賞。 

        儘管於「第二屆青年作曲大賽」中受到了國際注目,但真正打響潘地列斯基知名度的其實是《廣島受難者輓歌》(Threnody to the victims of Hiroshima),此部作品在同年1960年完成,也是自義大利回來後所寫的。曲中前衛大膽的做法也使得這部作品得到了「Grzegorz Fitelberg Composer’s Composition」大獎。除了得到響亮的知名度外,他她的教育工作也停下。1966-1968年,轉往「福克旺音樂學院」教授作曲,1971-1978年則擔任美國耶魯大學的客席教授,而在其間於1972年,擔任母校克拉考音樂學院的院長直到1985年。由於他於克拉考擔任院長,為該校爭取不少福利,影響許多波蘭後輩的作曲家。

 

三、轉變期-1970年後

        1970年後,他的創作風格逐漸離開具有實驗精神的前衛風格,轉向保守性、旋律性、自由調性的音樂風格,其中不少評論者認為此時的開始作品具有「後浪漫主義」的色彩,如:《第二號交響曲》(Symphony No.2, 1980)。在此時期他開始思索這些前衛性十足的技巧、音響,是否真的有其意義或必要?而後他甚至說道:「這些過於新穎、前衛的內容,對音樂來說會是破壞性多過於建設性。對我來說,回歸傳統成功了讓我避免掉進這些形式主義下的幻覺與假象。」除了這樣的轉變,後期音樂也逐漸與「宗教」密不可分,如:《波蘭安魂曲》。

 

四、指揮生涯影響日後管絃樂的創作

        潘德列斯基於1971年開始首次登台指揮,絕大多是都是自己的作品,由於接觸指揮的關係,給予許多管弦樂創作上的靈感,而後的八首交響曲均是在1971年後所完成的。

 

五、活耀的作曲人生持續至今

        潘德列斯基這一生獲獎無數,使他成為波蘭音樂史上最具影響力的作曲家之一,甚至在1980年,波蘭廣播公司甚至為他在克拉考舉辦「潘德列斯基音樂節」。一直到21世紀,他仍創作不懈,並預計於2014年完成第九號交響曲以及第四部歌劇。

 

生於1933年的潘德瑞茨基是波蘭的重要音樂家,在國際上也佔有一席之地。他的早期作品,以實驗性作品著稱,他的特色音響包括了微音滑奏和音堆(tone cluster),但他從未因此而放棄音樂的旋律性和情感深度這些「傳統」要素。從70年代末期起,他轉向了「保守」的、帶有浪漫主義特徵的風格。其作品具有獨特且縝密的藝術性,多變又靈活的音樂風格,讓他具有「樂界變色龍」、「波蘭的貝多芬」之稱。

 

 

作品分期概述

Compositionperiod  

 

1956-1959探索自我時期

 

實驗序列音樂、無調性作品為主(爾偶還是會出現調性)、使用傳統記譜、以創造出帶狀聲響效果,並配合點描式手法。多為室內樂小型編制。

 

三首給單簧管與鋼琴的袖珍小品

 

波蘭作曲聯盟青年作曲大賽得獎(1959):大衛詩篇、放射、弦舞

 

中提琴協奏曲

 

大衛詩篇(Psams of David, 1958 )

 

根據波蘭文藝復興時期詩人寇凱諾夫斯基(Jan Kochanowski,1530-1584)作品大衛詩篇所寫成的一手長度約十分鐘的混聲合唱與打擊作品。其中聖歌吟唱部分以無伴奏合唱的形式,演唱出融合帶狀式音響效果、12音列、點描效果..等。作品透露出他受到史特拉汶斯基以及荀白克的影響。第一和第三樂章採取了史特拉汶斯基市的節奏和和弦風格;第二與第四樂章則採用荀白克常用的樂曲結構特徵……

 

 

 

1959-1967聲響效果實驗期

 

發展自己的音樂語言,實驗許多新的語言技巧,透過音堆、滑音、微分音等手法互相堆疊與延伸。擴張更多音色變化的可能,並將聲響學派發揮至極。並發明圖像記譜法,打破節奏傳統的限制。作品較多為無調性作品,且缺乏旋律(雖然爾偶還是會出現大三和弦)

 

廣島受難者輓歌(Threnody to the Victims of Hiroshima1960

 

一首真正改造歷史的弦樂曲。在此曲中,52位弦樂演奏者在潘大師的樂譜指令下分別以手擊樂、弓磨琴橋、弓尾顫音、特殊揉音、琴橋上方運弓(造成一種虛弱音圍)等一切違反拉琴方式奏樂,並形成52個不同聲部的相互重疊、分散、平行和交叉,不僅打破音階平行旋律與和聲,還自創了「Tone Cluster」(音堆)手法,讓音樂塊狀如積木般的直立堆起。由於弦樂的美學傳統完全被破壞,因此《廣島受難者輓歌》的音效詭異冰冷、淒厲駭人,恰恰反應戰爭中受到原子彈而千萬傷亡的哭嚎。已近80歲的潘德瑞茨基,如今回想起來,還是頗自豪當年的胸懷大志。因為對傳統樂器的音響感到厭煩,潘式決心革新古典樂器,因此只要是腦中浮起的實驗音效,都被拿來研發新技巧。原本此首取名為八分三十七秒,但後來還是改為廣島受難者輓歌。當時雖受到前未派的人支持,但卻也被保守派的人批評為是首「讓弦樂演奏者作了所有的事,除了真正的演奏之外」的曲子。

 

多重人格(Polymorphia, 1961

 

48位弦樂演奏者﹝24小提琴、8中提琴、8大提琴、8低音大提琴﹞每一把樂器自成一部。在此曲,他更擴大了對滑音技巧的探索。鬈曲充滿各種喧囂、刺耳、不和諧的聲響效果,而在這樣的不諧和達到最高潮之際,無預警地出現一個c大調一級三合弦的持續強音作為全曲結束。不僅為此曲帶來嘲諷的意思,更添加此曲的話題性,被前衛派的人批評是一個最大的敗筆。

 

 多重人格  《多重人格》

 

1962-1972融合音響學派作曲技巧與傳統音樂語言

 

六零年代之後,潘氏回溯起傳統音樂素材的傾向開始明顯,不再是全然的前衛派。他將前衛派的現代音樂風格與傳統曲式做結合。調性元素越來越常見,但僅具製造音樂放鬆與緊張之間的變化,並非真正轉為調性。

 

聖路加受難曲(St. Luke Passion1963~1966)

 

勞頓的惡魔(The Devil of Loudun, 1969)

 

螢光(Fluorescences, 1962

 

此首曲子延續著他的實驗性聲響手法,解放傳統聲響的刻板印象,更進一步的去挑戰聲響的極限。利用以下幾種方法:1.用四部的木管以及銅管,增強整個管弦樂團的力度,並且擴大打擊至六個演奏者,32件樂器。2.使用傳統的樂器去演奏非傳統的技巧。3,創新樂器的使用:彈音器(flexatone)、警報器(alarm siren)、木板、瑞士牛鈴(Swiss cowbells)、墨西哥鋸琴(guiros)、爪哇鑼(Javanese gongs)、打字機(typewriter)….等。在記譜上也有革命性的創舉,他在同一譜表上避免相似的圖像記譜,標示著音樂為一種變形的聲響。此作品預示了接下來關於發展聲響作品的巔峰:De Natura Sonoris

 

聖路加受難曲St. Luke Passion, 1963~1966

 

這是潘德瑞茨基早年一部重要的宗教音樂作品,編制包含女高、男中、男低音以及說話者(speaker)、少年合唱團、三個混聲合唱團、管弦樂團。此作品可說是像巴哈致敬,並為她帶來更高的聲譽。不僅僅是她寫作的題材是跟宗教有關,還因為他在東歐共產的勢利之下,寫如此前衛的作品。曲子的故事素材包含了路加福音和聖母哀悼歌..等。此曲使用了實驗性的織度(類似廣島受難者輓歌中使用的)。雖然全曲幾乎為無調性並且使用前衛的音樂手法,但偶爾加入一些較傳統的旋律及和弦,使其表現出更強烈的力量與直接的情感。1966年首演之後,經常被演出。

 

全曲除了兩個主要的大三和弦之外(D Major chord發生在聖母哀悼歌最後,合唱清唱的部分,這樣的手法出現在每個段落結束時;Emajor chord出現在全曲趨近結尾處,使用了全部的合唱團以及管弦樂團並加上管風琴,以表勝利,這是全曲兩個唯一調性的和弦)幾乎全部是非調性的聲響。他使用連續的音堆,並經常利用低音大提琴和管風琴彈奏非常弱的聲響。偶爾,潘德瑞茨基也使用十二音列,並且運用”b-a c-h”這個音高動機,可視為一個前衛與傳統的連結。合唱團使用許多言延伸手法,包含:喊叫、說唱、()(giggling)聲和嘶聲(hissing)

 

自然之聲二(De Natura Sonoris ii , 1971

 

為作品中,較小的管弦樂團編製(現在正常的編制)。暗示著五年前寫的De Natura Sonoris I (1966),雖然兩者全然不同。他以一個嚴謹的手法,去做一個較純粹聲音的實驗,呈現一種超然且原始的效果。捨去先前大編制的樂團,似乎有利於去追求更微妙的音色與聲響變化。

 

 

 

1972-1974過往創作手法再突破

 

雖然只有三年的時間,但卻是作曲生涯中的轉捩點。他再次摸索了音響學派作曲技巧發展的可能性,不同於之前侷限於樂器中,他開始將音響學派式的音樂織體運用在聲樂作品中,將作曲技巧提升至前所未有的新境界,寫出她設計最為精密的作品。

 

所羅門的雅歌(Canticum Canticorum Salomonis ,1973)

 

聖母頌歌(Magnificat , 1974)

 

雅各的覺醒(The Awakening of Jacob, 1974)

 

 

1975-1986塑造兼容並蓄風格

 

最大特色在於線性發展之旋律大量出現,同時對情感的表現更為明顯,將更具表達性的音樂語法與現代風格融合。她本人亦自稱這個階段是相當帶有浪漫色彩的一個時期。此時期的手法包含了:重新使用傳統節奏型態,非傳統(例如由演奏者自行決定快慢長短)通常是用來製造張力時才會出現,回歸傳統記譜、偶爾才使用微分音、雖有調性中心音,但基本上還是屬於非調性音樂、喜歡用單月章行事。

 

第一號小提琴協奏曲(Violin concerto No.1, 1977)

 

失樂園(Paradise Lost, 1978)

 

第二號交響曲-聖誕節(Symphony no.2 “Christmas ”, 1980)

 

波蘭安魂曲(Polish Requiem1980~1984,1993,2005)

 

第一號小提琴協奏曲(Violin concerto no.1, 1977

原本計畫寫多樂章,但最後刪減成單樂章。雖然殘餘的中心思想可從頻繁轉換的速度以及氛圍中窺探出。不同於以往大量音堆的寫作方法,此曲中專注旋律音程、半音以及魔鬼音程(tritone)的使用。有些樂評家把這樣的風格,與布魯克納去做比較。此種音樂的手法延續到第二號交響曲「聖誕」(此曲強調和聲以及旋律)

 

第二號交響曲-聖誕節(Symphony no.2 “Christmas ”, 1980

 

此曲開頭使用四個音,源自於平安夜,因此作曲家加上了聖誕節這樣的標題。曲中的和聲組合源自於華格納、布魯克納、馬勒甚至是西貝流士等人的風格。相當具有十九世紀晚期風格的一首作品。

 

波蘭安魂曲(Polish Requiem1980~1984,1993,2005

 

這是他截至目前為止中,宗教意味最重的一部作品。在這個前衛的時期,宗教題材被視為守舊的象徵,沒有人願意再以宗教為題材寫作,除了潘德列茨基。此曲運用了傳統的聖樂曲式與音樂素材,並且反映了他對共產黨政權的批判。此曲的和聲豐富,並且更注重調性的結構。

 

 

 

1986~現今圓融成熟運用各式創作手法

 

寫了波蘭安魂曲後,潘氏雖然依舊寫作歌劇、大型作品,但另一方面她一開始對於小編制的樂曲創作感到興趣,如室內樂或小合唱團。事實上他學生時期曾寫作小編制外,其他時期較難見到此類作品。他開始採取比以往加簡潔的曲式,風格可清楚看見此階段為他經歷數十年之後的集大成,音樂語法顯得更成熟。

 

第七號交響曲「耶路撒冷七道門」(Symphony No.7 “Seven Gate of Jerusalem”, 1996)

 

第七號交響曲「耶路撒冷七道門」Symphony No.7 “Seven Gate of Jerusalem”, 1996

 

為五名獨唱家,朗誦,合唱團及樂隊所寫,作於1996年,用以紀念耶路撒冷立城三千年。歌詞全取材於聖經。於1997年一月首演於耶路撒冷。全曲有七個樂章,曲長約一小時。此曲中是一重要的數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anny's音樂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