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小就有些叛逆細胞在身體流串,直到現在還是

總認為,這世界沒有什麼是絕對,

這樣的叛逆細胞移植到音樂課上,

成了「誰說鋼琴課只能有鋼琴?」的想法。

一堂六十分鐘的鋼琴課,到底該怎麼分配呢?

是彈一本教一本?還是撥個十分鐘來做音樂欣賞或者當全部的功課彈完時,

師生開始聊起天或者相看兩瞪眼?

 

鋼琴課除了彈鋼琴,到底還能做什麼?又該怎麼分配時間?

我想這是最多音樂老師心中的疑問。

 

這問題並沒有標準答案,

時間與教學內容的分配應取決於學生年齡、專注度、學習動機以及學習意願等多重面向。

專心且自發性的學習,這類學生就不討論了。

若是一些尚未愛上音樂、處於嘗試階段,坐不太住的小寶貝們,

根據年齡可分為三類:五歲以下、五歲到十歲、十歲到十五歲

他們對於同一件事情的專注度分別為:五分鐘、十分鐘、十五分鐘。 

(當然這是平均值,根據小朋友的個別狀況不同,又會有些微差異)

這樣的專注度遠遠低於一堂六十分鐘的音樂課,

因此若是從頭到尾,你彈我彈、完全專注在「彈琴」這件事情,

將會是對學生與老師莫大的考驗。

 

想想Discovery的動物星球頻道在介紹獅子的時候,會怎麼樣介紹

從一個大草原的環境、獅子的獵食對象與敵人、獅子的近親、生活習慣與特徵乃至他們生存的現況。

是的,製作人並不會一鏡到底的一直專注在拍攝與介紹獅子。

音樂課也是如此,除了基本的技巧練習、段落解說,從樂曲本身我們可以延伸的有許多東西,

例如:音樂家的小故事、音樂的想像力、音樂性的開發、節奏練習與邊彈邊唱等練習項目。

而在這些項目中,千萬別像上理論課那樣,要適時地從小朋友對音樂的反應去做變化。

 

例如:

案例分享1 

帥氣小飛官正在彈貝多芬的合唱交響曲, 

他:老師,為什麼貝多芬已經都耳聾了,還要寫交響曲?

(這時候你可以開始介紹合唱交響曲的背景以及貝多芬的一些生平故事)

案例分享2

眼鏡妹正在為了附點八分音符與十六分音符的節奏苦惱

我:來吧~別彈了,我們來跳舞動一動吧

(肢體律動是最佳的節奏練習,從律動中,讓學生感受節奏的脈動,

自然而然他們就會知道節奏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了)

 

案例分享3

可愛Kitty妹與新關東煮玩具難分難捨,並且無法正確地把兩拍算出來,總是在趕拍子 

我:我們把「黑輪」套在左手上打拍子,右手彈單旋律,

然後,記得看到兩拍的時候,要喊關東煮的名字喔!

於是..我們譜上的二分音符通通變成了「黑輪」(台語→十足的親切力)、「蘿蔔」 、「貢丸」….

IMAG0390  IMAG0387  

 

(我知道這時候在廚房的媽媽可能會有些傻眼覺得老師餓了,

但有什麼比學生會正確數對兩拍的時值更重要呢?)

同樣的案例發生在她與民俗舞蹈難分難捨的另外一堂課上,

我乾脆把彩帶當成披肩,利用彩帶上兩端的棒子來當作節奏的拍打道具

 

 CYMERA_20140804_194854  

鋼琴課除了彈鋼琴,到底還能做什麼?又該怎麼分配時間?

說了那麼多,還是沒有標準答案。 

因為每個學生狀況不一樣,處理方式也就不同,

 

但重點是老師要有足夠的能力來給予不同的教學內容,

並且注意孩子的專注力遠低於你想像啊!

 

附上美國打擊樂手Ryan Vezina的「廚中作樂」

https://www.muzik-online.com/tw/article/focus/a54fba04-854b-cb02-efa0-835673c54d7f

(摘錄:Muzik Online)

 

生活中,無一處沒有音樂;音樂教材俯拾即是, 

別讓你的音樂課一層不變喔!

好吧!還是回答一下我反覆提問的問題,一堂課到底要怎麼分配

 

 上課分配  

 

其他:聽力、想像力培養、即興等。

(僅供參考,不是唯一的方式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anny's音樂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